首页 律师案例 锱铢必较,据理力争:一场惊心动魄的调解大战

锱铢必较,据理力争:一场惊心动魄的调解大战

已被浏览661次     更新日期:2025-02-08     来源:宏法律师团

锱铢必较,据理力争:一场惊心动魄的调解大战

去年年末,宏法团队为常年服务的客户——东莞市某设备公司,成功追回了一笔高达110万元的货款。这场案件的调解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和紧张刺激的对决。最终的成功不仅让客户满意,也成为了宏法团队的一则经典案例。

设备交付 纠纷初现

东莞市某设备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工业设备的企业,向某科技公司交付了6台生产设备后,科技公司却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尾款111万元。设备公司在收到反馈后,迅速派遣技术人员前往维修调试,设备最终正常运转。然而,科技公司依然拒绝付款,纠纷由此拉开序幕。

立案波折 保全遇阻

2024年7月,宏法团队接到客户的诉讼委托后,立即展开行动。然而,网上立案却屡屡失败,直到10月,团队决定派出律师前往外省进行线下立案。这次线下立案终于成功,并提交了诉前保全的资料。法院迅速开始保全工作,但第一次保全却遇到了麻烦——法院竟然找不到科技公司的具体位置!经过多次沟通,法院终于查封了4部设备。然而,由于二手设备与新设备的差价巨大,且科技公司银行账户中并无足够资金,保全金额远远不足。

反诉突袭 取证艰难

法院立案后,案件很快进入审理阶段,定于2024年12月初开庭。然而,就在开庭前,科技公司突然提出反诉,要求设备公司赔偿锁机及其他损失101万元。宏法团队迅速应对,指出设备公司并未锁机,而是设备需要按时保养,操作界面显示的是“需激活设备”。更关键的是,科技公司曾表示可以自行解锁设备,仅需5000元。宏法团队判断科技公司私自解锁并持续使用设备,于是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收集设备运行数据。

取证过程异常艰难。技术人员无法直接下载设备数据,必须现场重新编码,耗时良久。最终,他们成功下载了2000万条数据,但科技公司却突然以“调查令未包括技术人员”为由,拒绝配合取证。宏法团队不得不再次紧急联系法院,申请增加技术人员,最终才得以完成取证。

庭审对决 调解拉锯

2024年12月初,案件正式开庭。令人意外的是,被告科技公司的律师竟然通过微信出庭,而非亲自到场。庭审结束后,法官开始调解。科技公司最初只愿意支付50万元货款,并要求设备公司赔偿损失。宏法团队律师据理力争,最终科技公司同意支付90万元。然而,设备公司坚决要求全额支付111万元,双方陷入僵局。

经过多轮激烈辩论,科技公司最终同意支付100万元。此时,宏法团队律师认为可以接受,因为如果调解破裂,被告的反诉被法院支持一点都有可能得不偿失但设备公司依然坚持要求111万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科技公司支付110万元,结束了这场漫长的拉锯战。

尾声:诉讼费与违约金的较量

货款问题解决后,双方又就诉讼费、支付方式和违约金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最终,诉讼费由原告支付本诉部分,被告支付反诉部分。科技公司每月向设备公司支付10万元,直至付清110万元,违约金则定为4倍LPR。

这场调解大戏,从立案到取证,从反诉到庭审,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变数。宏法团队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坚韧的毅力,最终为客户赢得了胜利。这场惊心动魄的调解,不仅展现了法律的威严,也体现了锱铢必较、据理力争的精神

 

  • 上一篇:充分利用法律法规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疑似职业病纠纷处理
  • 下一篇:拌黄瓜、煮毛豆竟也涉及商业机密?冷菜厨师被前东家索赔十万!